网页风格
首页>>资讯>>正文

中国明年初或现“双重通胀”

http://www.al27.com    2013-09-13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小企
已阅读 743 

由于最新的贸易、通胀以及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比预期来得好,市场对中国经济突然又变得乐观。两个月前,市场对中国经济感到悲观,认为经济在硬着陆的边缘。不过,随着数据变化的市场情绪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现状。

我们预计,直到年底,中国经济将保持7.5%的稳步增长,但这不算是可持续的V字型回弹。现今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原则为支持经济增长底线,而并非快速回弹。宏观经济政策会是审慎的,而财政政策则会是偶发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还处于历史高位。此外,自6月份的“小流动性危机”以来,本地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加速下,呈现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欠缺有利的政策来推动可持续的回弹。保持现状因此是政府主要的策略。

在中国审计署完成对地方债规模的摸底工作以前,相信政府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决策者不能过度刺激经济,也不能允许经济继续放缓。

与此同时,决策者也不能轻易刺破楼市泡沫。实际上,尽管存在调控措施,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仍然持续走高。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维持在2.6%的低位,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放缓减速,其实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的话,人民银行应该早降低利率了。

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与上世纪90年代末大不同。当时,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可以应用,但这次不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见证一个较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式:2014年初可能出现“双重通胀”的情况。“双重通胀”指的是在实体产品市场看到通货紧缩出现,但在楼市方面继续出现资产价格通胀上升的情况。

将本文转发至:
更多
检索信息:通胀
铝业联盟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铝业联盟(www.al27.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铝业联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铝业联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④本站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凭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信息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请在这里发表您个人看法,发言时请遵守法纪注意文明。

精华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