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600亿注入中铜 欲全面整合国内铜行业
3月19日消息 中铝为中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在规模和效益上,至少做 到中国第一。中铜的资产规模达到60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0亿元利润。 中铜已经展开一系列运作。该公司正与国内列名第二的安徽铜陵有色进行收购洽谈, 并希望与排名行业第一的江西铜业展开项目合作。在力拓积极参与的蒙古OT铜矿项目上, 中铝不排除与力拓再度牵手的可能。 启动中铜 中铝两年前成立的中铜,已从上周开始安排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并正式启动实体运 营工作。 中铝此前已经明确,在七大板块中,“将着重、优先发展铜业务”。 据了解,中铜的资产规模约600亿元,包括中铝旗下的云南铜业(25.62,-0.39,-1.50 %)、秘鲁铜业、上海铜业、华中铜业、洛阳铜业和昆明铜业。该公司今年计划实现10亿元 利润。 在人员安排上,中铝副总经理、云南铜业董事长刘才明任中铜总裁,财务负责人则由 云南铜业财务总监、董秘高立东担任。 进入运营阶段的中铜,现在仍在中铝集团内办公,目前仅成立了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和企业管理部,办公室等行政职能仍与中铝公司共有。 3月16日,中铝旗下的云南铜业集团党委书记毛义强和云南铜业集团总经理杨超赶往 中铝集团,参加中铜组织架构和业务执行的讨论。 知情人称,之所以时隔两年才启动铜业务,是中铝在等待启动旗下铜业公司的时机。 自去年“云铜腐败窝案”及“股票案”审判后,云南铜业集团整体经营向好,集团在200 9年实现196亿销售收入,8亿利润,这为中铝大力拓展铜业务提供了契机。 目前来看,中铜要实现10亿元利,主要靠云南铜业,因为其他均为铜加工型企业,依 行情来看,甚至有可能亏损。 上述人士介绍,中铜已完成了铜产业链的布局,旗下云南铜业主要负责矿山、冶炼, 秘鲁铜业负责海外矿源业务,其他为铜加工型企业。 云铜人士透露,在去年云铜经营向好时,中铝曾派人前往云铜,在职工大会上表示, 云铜将成为中铝铜板块的核心企业。 “不过,这似乎更是从提升士气,激励员工的角度出发的”,该人士称,中铝并未在 文件层面上确定 “以云铜为主导”的思路。另外,自中铝持股云铜49%股份后,中铝也一 直与云南省政府商谈寻求控股,但依然“有说法,没行动”。 以谁为主导,则意味着谁将优先获得中铝旗下铜资源的注入。彼时,在中铝并购云铜 之际,中铝曾表示,“云铜将优先获得中铝旗下铜矿源的注入”。不过,知情人称,中铝 的铜资源注入还有待时机,并且一定是以市场行为方式注入。 瞄准铜陵有色 据获悉,自去年开始,中铝就曾派人前往排名中国铜产业第二的安徽铜陵有色,提出 收购意向。 在采访中,这一说法得到中铝权威人士确认,“我们确实已经和安徽铜陵有色接洽, 是从国家振兴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主要因为铜陵有色对外依存度高达95%,而中铝的 低成本则能做很好的弥补。” 该人士称,接洽安徽铜陵有色,是受安徽省政府之邀,安徽省政府曾邀请中铝、五矿 等央企前去考察,与省内资源对接合作。 除了与“老二”安徽铜陵有色接洽外,中铝对“老大”江西铜业也表示出感兴趣。 3月13日,中铝与江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发展江西稀有金属产业。 根据协议,江钨控股集团将是双方在有色金属领域合作的先导,中铝将实现对江钨的 控股。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动作,为中铝接洽中国最大的铜冶炼企业江西铜业埋下伏笔。 3月18日,中铝权威人士告诉本报,中铝希望与江西铜业展开项目合作,“毕竟,江 西铜业的自给率较高。”不过,江西铜业目前经营、成本及资产规模较好,使中铝产生收 购顾虑,希望以项目合作的角度切入。 江铜预计今年精炼铜产量将达约90万吨,也正积极展开海外矿山投资和国内铜企并购 。 对于收购对象来说,中铝旗下的铜资源和央企的政策优势颇具诱惑。中铝旗下加拿大 秘鲁铜业的1200万吨铜资源量,铜资源量约占中国国内铜资源总量的19%。此外,中铝正 与蒙古国合作蒙古OT铜矿项目,据称,储量比秘鲁铜矿更大,达3500万吨。 3月19日,本报从中铝和力拓获悉,双方已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铝将出资13.5亿 美元与力拓共同开发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此外,中铝透露,“蒙古OT铜矿项目,力 拓也在积极参与,中铝不排除与力拓再度牵手的可能。” |
检索信息:中铝
铝业联盟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
铝业联盟(www.al27.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铝业联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铝业联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④本站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凭此入市,风险自担。